发布时间:2025-7-30
清凉经济新动能|江河“凉”方,看25公里滨江岸线如何“点水成金”
发布时间:2025-7-24
今年夏天,江西南昌免费开放赣江25公里天然泳场,吸引数万市民亲水。浅滩家庭嬉戏,深水区竞技角逐,周边摊店日销激增,桨板租赁店营收翻倍。 江西以水为脉布局全域,亚洲皮划艇锦标赛燃动一城碧波,国际龙舟赛吸引1500名中外选手挥桨竞渡,国际水上运动周百舸争流。体育与文旅的双向奔赴,让“亲水游”成为江西文旅新风尚。 从“沿江不见江”到“近水更亲水”,水这个最基本的公共资源,已经成为这里最普惠的民生。从桨板轻摇到千帆竞发,江西“活水淌金”的转化之道,让生态资源奔涌成源源不断的经济发展动能。 记者:彭菁、黄和逊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
发布时间:2025-7-31
七月酷暑,全国各地持续高温,但地处“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”的吉林省,正以得天独厚的山林生态资源,吸引大批游客来此避暑休闲,打卡滑雪场的“22℃夏天”。 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区已经连续8年开展四季运营。与冬季的银装素裹不同,此时的雪场山峦已披上新绿。清晨,度假区A索缆车前排起长队,游客们不为滑雪,只为登上青山山巅,一览云海日出。 围绕“山”做文章,不断丰富业态、提升吸引力,是滑雪度假区夏季运营的核心。近年来,松花湖度假区打造了“上青山看花海”“上青山趣露营”“上青山越野跑”“上青山观日出”4个夏季IP主题活动,推出花海美景、森林穿越、缆车观光、帐篷露营、热气球等20余项山地游玩娱乐项目。据统计,自4月26日开启夏季运营至7月16日,度假区已累计接待游客18万人次,同比去年增长约18%。 与此同时,松花湖度假区还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,串联城区文旅资源。暑假期间,度假区针对在校大学生,提供专享优惠政策;景区开通直通车,推出夜游松花江、观室内雾凇等特色游览体验,让游客尽情体验“北国江城”的夏季魅力。 监制:马宝军 王璐 统筹:张青 记者:王帆 周万鹏 孙鹏程 编辑:王家辉 新媒体编辑:陶玲君 但汉琼 新华社吉林分社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(CNC)联合出品
发布时间:2025-5-19
男子游四姑娘山殒命,疑因高反所致!(二) 高原病为何成“隐形杀手” 出现高原反应当“降海拔、快就医”
发布时间:2025-5-15
发布时间:2019-3-16
发布时间:2021-9-15
发布时间:2020-10-31
自2017年以来,地处陕北地区的榆林市横山区,集中对25度以下低产坡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,大力发展宽幅梯田建设。使原本跑土、跑水、跑肥的“三跑”田变成了保土、保水、保肥的“三保”田。宽幅梯田“宽”出了农业新效益。记者:都红刚;;刘彤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
发布时间:2022-9-3
发布时间:2019-2-4
发布时间:2017-1-7
发布时间:2020-3-15
发布时间:2018-7-19
发布时间:2022-9-7
发布时间:2022-9-14
发布时间:2022-2-13
视频制作:刘小红、郭帅、赵金石、钟一鸣、贺建宏、刘小太、尤誉颖、徐成功 四级军士长彭小龙服役于新疆军区某边防团空喀山口边防连,在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上卫国戍边,已经几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。为了能与丈夫团聚,春节前,妻子田静从甘肃定西老家出发,一路跋涉,登上喀喇昆仑雪山。 出发前,田静把两个女儿安顿在父母家。她瞒着丈夫,带着思念,先乘飞机到达泽普,再换乘8个小时的汽车到达团部。在团部短暂休息适应高原后,又在山路上乘车颠簸近1天来到连队。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,风大缺氧的恶劣环境和高原反应,都带给田静身体不适。 当田静得知爱人还在前哨班执勤,几小时后才能见到时,心里不免有些失落。她顾不上缺氧带来的头痛胸闷,决定继续上山,到爱人的哨位上去。群山之中,一处独立山头映入眼帘,那里便是彭小龙执勤的地方——胜利山。从山脚到山顶,虽然只有几百米的高差,但在这里,每向上一步都格外艰难。
发布时间:2017-11-15
发布时间:2020-4-16
张家界武陵源:“田长制”让抛荒地成“旅游田” 做活全域旅游文章
发布时间:2022-9-25